查看原文
其他

若岚:拆棉花的人 | 2023年终总结

若岚 益微青年
2024-08-24

尽管已经不是职场新人了,但在公益领域里一旦跨越议题,要面对的壁垒还是挺大的。回想起跌宕起伏的2023,此刻当我站在2024年的开端回望它时,只想说:能遇到这样团队,我真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来到EV的第一年,我仿佛是在把一大堆由很多小棉花团合成的紧实的大棉花团拆松,但也不能给拆散了,当绵密的小棉花团之间露出缝隙,光能洒得更深、更远。

作者 |  黄若岚
益微青年(EV)高级社群经理


大家好,我是若岚。不同于大学期间就因乡村夏令营和益微青年(EV)结缘的同事们,来到这里之前我已步入职场13年了。

尽管已经不是职场新人了,但公益领域一旦跨越议题,要面对的壁垒还是挺大的。同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会因机构议题、服务人群、筹款模式的不同而差异较大,我跨越机构时能够迁移的业务能力并不多,因此加入EV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份充满勇气的选择。

缘于2019年险峰月捐PBL的一次缘分,还在广州出色伙伴这家公益机构工作的我结识了当时初任EV总干事的强子。2022年底在EV主办的“时间拍卖行”公益拍卖活动上再见到强子时,他已经舍弃了大背头和身上的赘肉,这场“时间拍卖行”带动了不少成都本地资源。


2个多小时的活动氛围轻松活泼,台上是文质彬彬含蓄吆喝的强子,台下有精酿咖啡觥筹交错的观众。尽管EV创始人柚子和所有在成都办公的EV同事都在现场,但EV作为主办方的存在感却很轻。


正当轻盈自在的气流在空间内穿梭,处于待业状态的我实在忍不住动了个念想:不知道EV打不打算招人呢?或许我可以去试试。想着想着便拿起一颗桌上的大白兔奶糖卖力地咬了起来,结果——嘎嘣儿!粘掉了一颗烤瓷牙。

2022年12月第一场时间拍卖行活动合照

 青色组织里的行动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EV全职工作13个月了。我是在刚入职时参加的机构年终总结会上第一次听到“行动研究”四个字。

当时,项目总监晓雯已经在初心研习社小牧老师的陪伴下做了大半年的“行动研究”。这也是我第一次目睹组织内的“资深行动者”而非“一把手”在全员会议上分享自己如何从项目人员的负面感受切入,研究并发现机构在一些底层假设上出现了偏差的过程。

尽管她也担心这些犀利的洞察会让同事们觉得过往的工作被质疑而感到受伤,但她还是一边表达不安,一面积极地分享,同时也期待伙伴们能明白她这么做的初衷并不是要“否定”什么,而是希望彻底搞明白项目人员负面感受背后的真相。这样才能让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组织,有机会创造新的底层假设并由此产生引领未来变革理论。

晓雯带着勇气地真诚分享获得了大部分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大家没有因此觉得受伤,反而表达了对晓雯的理解和支持。而接下来的一年里,定岗在社群岗的我也开始紧跟“行动研究”。

出于过往的工作经验和直觉,我会经常在自身工作遇到困境时停下来看看“行动研究”的阶段性进展,无形中,“行动研究”这四个字几乎成了我2023年的工作风向标。

 我可以贡献什么

我的工作岗位是社群岗,一开始的工作目标很明确,就是建立完整的校友会运作体系,让散落在各地的往届乡村夏令营志愿者可以自发地开展同城活动和聚会。我对这个工作内容很有信心,不就是鼓励社群KOL在本地发起同城小组吗?这可是我以前信手拈来的事儿呀!

但很快我从同事们那里得知,EV过去几年已经尝试过好几次在不同城市建设同城社群但都没得到理想的结果。如果当时听到这些信息时我还抱有侥幸心理,那之后“体验设计计划”的停滞让我彻底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定位。

2023年4-6月,我和强子、大学生理事闫安也曾尝试用“体验设计”这个EV营会的核心设计方法,吸引10-20位老志愿者,通过3天的付费线下工作坊掌握“体验设计”的基础感知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回到自己生活的城市设计社群活动和吸引本地校友来参加,这个方向最终也没有走通。

2023年五月“体验设计”工作坊,大家在成都玉林社区创作体验设计作品


随着行动研究的推进,我开始和项目部的同事当当、沈姐一同探索“乡潮青年项目”和“社群”的结合点,但也不太顺利。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我在社群岗位上虽然做了不少尝试却似乎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产出。

要说完全不着急是不可能的,但这样的着急又很奇妙地被一股内心强大的安定感吃住了。因为很确信自己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如果我都推进不了,那一定是一些底层假设上出了问题,紧接着我发现在同城活动社群的工作中,我们一直有这样的假设:

  • 一个在乡村夏令营中担任过关键角色并有过较大收获的老志愿者也愿意在城市里组织同城校友活动
  • 一个乡村夏令营中的关键角色也会是本地校友社群的KOL

事后再梳理出这些假设时,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我们提出这些假设时,并没有试着把社群放在他们当下所处的真实情境中看待,当然就更谈不上共情了。

这些方案的背后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对社群的期待和想象,而非源于社群自身的渴望,没弄清楚“why”的问题,也难怪之前的尝试都没能走通。而这样的思考仿佛也把我带回到当初听晓雯分享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的场景中,看来不论是项目工作还是社群工作,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类似的。

 我以什么样的形式服务?

时间恰好来到了夏天,组织完“干杯吧!线上毕业歌会”之后,我决定放下对岗位产出的担忧,在即将到来的夏季全心投入夏令营走访,运用自己擅长的感知力,真正走到乡村夏令营的真实场景中获取关于大学生青年的一手资料。

白天带完夏令营,晚上还能围着西瓜又唱又跳复盘2小时的快乐小狗


十多天的走访一直在湖南境内,从邵阳、邵东到湘西一共走访了3个大学生团队,除了观察他们如何带领乡村夏令营,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对大学生志愿者们状态的感知上。

带领近20天的乡村夏令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个团队遭遇了营员扩招导致志愿者工作量接近翻倍的情况。除了课程量的增加,大家事先预备的活动物料也不够用了。

湖南炎热的夏天常常让宿舍的空调失灵,酷暑之下,十几个志愿者要负责近百位小朋友的安全和活动体验,但这一切还是无法冲刷掉青年人的乐观与天真,写不完的藏宝袋和发不完的疯是他们夜晚。

每当暮色降临,大家明明都臭到不行也还是舍不得洗澡,非要聚在一起引吭高歌,夜半鸡叫。此刻我看到的青年人,真不像传说中躺不平又卷不动的45度青年。

活力无限的360度青年


走访途中我和一些志愿者聊起他们的感受和收获,同时也聊到了他们的痛苦与困惑。我发现当大学生走入象征着远方的乡村,理想主义情怀与乡村现实在他们的眼前更迭交错,并提供了全新的痛苦和学习素材,他们有机会从大学教育和原生家庭的困境中暂时抽离并放下对就业形势的担忧。

乡村夏令营带来了一系列新话题,如果有所引导,除了志愿者团队关系以外,他们完全可以在城乡关系、农村社会关系、乡村社区建设、乡村邻里关系、人情社会边界等话题上展开更深的探索。

这也利于他们在回到大学校园之后,重新理解自己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但若无人引领与激发,这些好机会就会转瞬即逝。

月捐伙伴老楠和我们一起在邵东走访,她说这是她这辈子最有质感的一张照片


 洗车河的鸟与山 

带着拍摄乡村夏令营短片的目的,我和摄影志愿者文镜来到了本次走访的最后一站。

不同于大部分在乡村小学开展的夏令营,这一场的场地是在湘西洗车河镇的社区,因此也吸引来了镇上家家户户的孩子。

洗车河镇的中间是河,两侧是山,志愿者们集体住在河畔的一所潮湿简陋的旅馆里。每天上下课走在街上时,明显能感觉到周围居民投来的善意和多一分的客气。

洗车河上的凉亭桥是乡亲们歇脚聊天的好去处


我们的拍摄时间只有3天,走访出发前,品牌同事就叮嘱我提前写了一个3分钟的脚本,但拍摄开始后我和文镜决定先不看脚本,先用镜头感知人和场域,看看能否发现一些比脚本更有趣的故事线,结果第一天我们就收获了这次拍摄的意外惊喜——小傅。

我对小傅最初的了解大多源自其他志愿者近乎于赞美的描述:很厉害,很能干,军训教官,学生干部,保送研究生......

恰好有一天,小傅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直接寄到了洗车河,在旁人羡慕的眼神中,她虽然流露着笑容,但我却总感觉她的喜悦里带着一丝莫名的回避。

志愿者文镜在抓拍小傅和小朋友的沟通瞬间


拍摄的第一天下午,我和文镜正在办公室休息,佳琪、月亮、小傅三个人也坐在我们对面休息,于是,我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来吧!你们吵个架吧”。我哪知道啊!原来佳琪和小傅之间真的存在矛盾,只是之前找不到机会爆发。

我们的到来倒像是给了大家勇气,接下来她们噼里啪啦说了好几个小时,一直说到文镜的相机没电,信息量已经超越了“乡村夏令营”,延伸到了一个年轻人内心真实的自我矛盾和内心困惑。

当晚,我和文镜决定彻底放弃之前的脚本,以小傅和佳琪的矛盾为切入点,改拍一支透过青年人的真实困境看见乡村夏令营价值的纪录短片。

但文镜突然又问:感觉没见过哪个支教公益组织拍过这种展现团队矛盾的宣传片,到时候会不会不符合EV的要求啊?我仔细想了一下说:要是EV连这点儿都接受不了,那我回去之后就干脆不干了!哈哈哈哈哈!

就这样,有了后来的《鸟与山》。

2023乡村夏令营纪录片《鸟与山》

 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夏令营走访结束后,我和伴侣搬进了新家。9-10月,我承担了2023年乡村夏令营论坛的统筹角色,除了想在论坛上传递月捐文化以外,另一个目的是还想借由统筹能把握全局的机会进一步感知青年群体,这其中既包括参与论坛的大学生们,也包括一起紧密协作的EV同事和其他工作组的伙伴。

也在这几个月里,行动研究开始进入最后变革理论产出和新业务雏形规划的攻坚阶段,晓雯组建了一个由总干事、总监、高级项目经理组成的“闪电小组”,于是我们连滚带爬在小牧老师地鞭打下摸着石头过河。让我这个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是《从埃及足球看中国足球发展方向》的阿拉伯语专业水货学生连声感叹:书没读够。

2023年10月底,乡村夏令营论坛杀青后的喜悦


2024年1月,经过长达2年多的努力,晓雯正式通过了“行动研究”的最终答辩,也让我对2024年社群工作有了清晰的规划,回想起跌宕起伏的2023,此刻当我站在2024年的开端回望它时,只想说:能遇到这样团队,我真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鸟与山》后半段的访谈是在洗车河一户村民家的天台拍摄的,天台的视野特别好,正好面朝洗车河背后的大山。

那个下午我们四个人又哭又笑地聊了很多,收工之前小傅突然说:你们看到了吗?刚才开机佳琪刚坐下来说“大家好,我是佳琪”时,突然就有一束阳光打下来,正好照在佳琪的脸上。

其实阳光洒下的那一刻我和文镜也看到了。如洗车河的夏天一般,从自问“我可以贡献什么”到把提问改为“我以什么样的形式服务”,从运用已有的抓手到自己探索抓手,来到EV的第一年,我仿佛是在把一大堆由很多小棉花团合成的紧实的大棉花团拆松,但也不能给拆散了,当绵密的小棉花团之间露出缝隙,光能洒得更深、更远。


我和伴侣的新家

今年我也是益微青年月捐伙伴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以前总有月捐伙伴问“怎么才能参与你们的公益项目呢”?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份属于月捐伙伴的全年活动计划,期待以这些轻松简单的体验,带大家了解EV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长按图片可保存至手机)


公益参与不一定等于作为志愿者参与具体的公益项目,成为一个活泼又完整的人,就能像一味令人惊艳的调料一般,融入自己与他人的美好生活。欢迎你也扫码加入月捐,新年新活法,一起微生长!


—END—

// 更多2023年终总结文章 //

柒月:在荒芜的土地上抬头看月亮 | 2023年终总结

哈子:红猪飞过亚得里亚海 | 2023年终总结

阿娇:走钢丝的人也可以是鲜活小老头 | 2023年终总结

强子:我的2023总结,从系统看自己 | 2023年终总结

紧紧:发现断点,无限延长 | 2023年终总结

益微青年:向第一千次出发!| 2023年终总结



编辑:柒月


责任编辑:哈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